太子背书,恒康医馆作保,再加上有心之人的推波助澜。
人人都知道,金仁县的女神医来了,她一定能保住苏城。
恒康医馆的人前脚走,后脚各家医馆、药材商争着抢着来送药材。李衡就坐在客栈里,连面都没露,轻轻松松将药材收入囊中。
有没有哪家头铁,不肯交药材的?
有。
得了继后的命令,想死扛到底。可禁不住的劝,神仙打架,小鬼遭殃。继后要杀要剐是之后的事,太子也要拎一家出来杀鸡儆猴是马上的事。而且,钱再多有什么用。万一染上鼠疫,女神医不出手相救,你就抱着金银财宝一起入棺吧。
于是,不到中午,不见药材齐全了,连所需要的人手也齐了。
李衡的人也来报,苏悦要求搭建出来的收治重症病患的医疗棚,也已经准备就绪。就搭建在知府家的后花园里。
知府在鼠疫爆发前,领着家眷跑了,只留下了几个小喽啰看守。小喽啰恨知府恨得咬牙切齿,见太子的人来了,当即打开大门,欢迎他们去。
知府睡的罗汉床拆了当病床,桌椅抬出来当柴烧。连知府养的鱼也不能放过,留着给病人熬鱼汤补身体。
“口罩、大褂都穿上。非必要,不要摘下来。还有把斗笠都带上。”
因地制宜,大梁没有护目镜,苏悦想到了自己常用的遮脸的斗笠。
斗笠外头蒙上一层纱,可以阻挡一些病人咳出来的血,飞沫,尽量避免感染。效果虽没有护目镜好,但聊胜于无。
“消毒酒精,会统一安排发放。”
原以为消毒酒精会是最难解决的问题。它需要提取,而且消耗极大。没想到,这个问题也是迎刃而解。苏城是大城市,酒肆作坊非常多。有恒康医馆做榜样,酒坊老板纷纷响应,捐赠了大量的酒。
提纯酒,从中提取出酒精则是李衡的亲信操刀。在客栈的厨房搭起了器械,不眠不休地提取酒精。
东西准备得越齐全,苏悦的心理压力越大。
现在所有人都将希望压在她的肩膀上。鼠疫一战,只许胜,不许败。
阵前动员是李衡作为太子的一项重要工作。临到出发,李衡却把机会让给了苏悦。“你才是他们的领头人。”
一面说着,一面李衡站到高高的台阶上,凝视远方。苏城的哭丧声该停了!
“在场的好多都是我的前辈...我怕他们朝我扔臭鞋。”苏悦被李衡弄得有点蒙,她是行动派,不擅长打嘴仗。她也没什么好说的,除了注意安全,还是注意安全。
“像平日在医馆鼓励大家一样,放心大胆地说。”见苏悦憋不出话,李衡俯耳鼓励她。
那要怎么说来着,额,嗯,不要吹牛说大话,把好处落到实处。
苏悦咳咳两声: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一个人的力量有限,众人拾柴火焰高。做大夫,尽己所能,行医救人。哪怕没能青史留名,被你们医治好的苏城百姓也会感激你们一生。太子爷说了,凡参与到治瘟中的人员,按天数发钱。当天来,当天领。若因鼠疫出意外,离世的,一律有补偿。凡立大功者,铸碑颂功。”
人活在世,要么为钱,要么为名。把该给的给到位,不怕拢不住人心。反正钱不会是她出,苏悦知道李衡从武林大会大挣了一笔,有的是钱。
苏悦的保证一出,果然把在场的人都调动起来了。
底下有个大夫偷偷嘀咕:“太子金口玉言,碑上留名,也算光耀门楣,不辱师门了。”
另一个医馆打杂的小伙计比较现实。早死晚死都死,先前是被东家推出来当替死鬼,死了也白死。现在有钱拿,能给家里留点银钱活口,死也瞑目了。”
“苏大夫,说得好!”
顿时,掌声雷动。
苏悦小小得意了一下,心头涌出无限的力量。拯救苏城的重担,她担得起。
开完动员大会,要迎难而上了。
李衡做主将苏城分成东南西北四个方向,再细分区域给每个大夫。五人一个小组,挨家挨户进行消杀,分诊。约定好,重症的病患统一抬到交叉口,会有专门的人护送到爱知府家。轻症的患者,因地制宜,集中安排,方便大夫一起看诊。
苏悦主动请缨,要去鼠疫最严重的西边。李衡身份特殊,哪怕他想加入,众人也不敢。
“太子殿下,您还有更要紧的事要做。”苏悦装模作样地冲李衡点点头,您老还是留在客栈喝茶吧。万一您老真出事